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计划生育可以休矣!

                                                   【作者: 赵晓、李慧忠】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连年的战争使得人口锐减,面对那样的境况,国家提出鼓励生育的政策,尤其是在“英雄母亲”、“大锅饭”等政策的刺激下,百姓生孩子的成本由公家承担,收益却是自己的,进而使得百姓“多快好省”生孩子,最终导致公共产品的供应严重不足,其情形与“公共地悲剧”如出一辙。

 

      到1970年,全国总人口规模超过8亿,1971年国务院首次把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1973年计划生育全面展开;1980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198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人口政策是带有战略性的大政策。党中央之所以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同时指出该政策是阶段性的政策,并非长久的、亘古不变的定律!当时的主要背景有两方面:一是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全国人民在吃饭、穿衣、住房、交通、教育、卫生、就业等方面都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使整个国家很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二是当时30岁以下的人口占到总数的65%,之后每年平均将有大量的人口进入婚育期,因此必须要严格控制每对夫妇的生育数量。此外,1980年党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就富有远见地提出:“到30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这表明,过去30年的人口政策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是阶段性的政策!

 

      当初的政策制定者殊不知:经济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工资刚性”,无独有偶,在政府机构设置中也存在“机构设置刚性”,真是应了一句古话“请神容易送神难”!某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规定:“3000人口以下的村配备1名村计生专干,3000人口以上5000人口以下的村配备2名村专干,5000人口以上的村配备3名村专干”。此外,据国家人口计生委2010年5月25日公布的《2009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公报》显示:2005年到2008年全国计划生育事业费从226.39亿元提高到36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7.44%;人均人口计生事业费从17.31元提高到27.41元,年均增长3.37元。 

 

      花费如此多的人力和财力,并将继续花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下文将列举“计划生育”的六大罪状!

 

      罪状一:“民工荒”。从2004年2011年,“民工荒”便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2011年上海农民工缺口接近30万,北京、广州的缺口也都在15万以上,而深圳的缺口则高达80万人。与此同时,安徽、河南等传统劳务输出大省也存在“民工荒”现象,安徽当前缺工超过50人的企业达2300家,春节后企业计划招工总数达25万。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在2004到2011年期间,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量以每年13.6%的速度减少,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这是2005年以来不断出现民工荒的根本原因,而减少劳动人口的始作俑者便是计划生育!

 

      罪状二:“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男女婴儿性别出生比接近120:100。这将意味着将有四千万的光棍将被判无妻徒刑,这会大大诱发买卖婚姻、拐卖妇女、强奸罪、婚外情等恶劣社会现象!生理的饥渴将驱使其走上犯罪之途,而心理的怨恨则会使他们变成绝望的阶级,这样的绝望阶级会有很大的可能会向社会宣泄绝望,并很容易被阴谋家利用成为群体暴力犯罪的潜在人群。由此引发中国的犯罪率更加上升、甚至引发社会的断裂(据说历史上农民起义就与男女比例失调有关)。

 

      罪状三:“人口老年化”。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6.7%,2050年将进一步上升到31.1%,大大高于届时的世界平均水平(21.9%)。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人口结构是金字塔形,老人少,年青人较多,小孩子比例最高。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演变成橄榄形,即年青人比例最高,老人和小孩都相对较少。中国人口结构由金字塔形变橄榄形的过程便是中国劳动力增长的过程,比如说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每新增100个劳动力中国占了30个。价廉物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正是中国吸引全球投资的根本因素所在,也是中国的财富源泉所在。而当前的情况呢?据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称,中国当前人口变化的最大特点是“未富先老”。200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结构比重为6.8%,与世界平均水平一致;但到2009年,中国的老龄化比例已达8.3%,显著赶超世界平均水平7.5%。如果继续实行计划生育,那将来呢?

 

      罪状四:“人口素质逆淘汰”。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一直存在“城市紧、农村松”的现象。在广阔的农村以及困难家庭,生孩子的成本只是增添一双筷子,孩子上到初中便令其打工,因此生孩子的收益高于成本,再加上部门利益导致的“收钱放生”现象的普遍存在,致使农村地区生二胎、三胎甚至更多的现象比比皆是。然而,这些孩子被生下来后,其成长环境尤其是教育环境较差,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是相对有限。相反,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多生活在城市中,城市人群自身由于工作压力以及追求事业发展等原因,越来越不愿生育。由此,计划生育便使得中国社会事实上出现了一种精英淘汰式或者叫“逆淘汰”的生育机制,即知识和能力较高的人其生育率相对较低,知识和能力较低的人其生育率反而较高。

 

      罪状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危险”。总所周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是因为中国的投资率高,而投资率高则是因为中国的储蓄率高。中国这些年储蓄率很高,也有很多解释。比如说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或者干脆说相关政策对民营企业、对公民创业的阻碍,还有老百姓缺乏社会保障,中国文化喜欢储蓄,等等。然而,奇怪的是,中国的制度事实上有许多的变化,政府已经在鼓励投资和民营企业发展上采取了许多办法、中国的一些地方(如苏州)老百姓的社会保障也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但全中国各地的储蓄率几乎没有变化,仍然高达30%以上,这说明上述解释能够解释中国的高储蓄率的成分其实是很小的。真正重要的解释是什么呢?是人口的变化。前边已经谈到,中国当前的人口结构是橄榄形,也就是说青壮年比例最高,而青壮年时期正是一生中赚最多的钱,储蓄也最多的时候。难怪中国的储蓄率居高不下了!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全球最快?因为中国的投资增长全球最高。那为什么中国的投资增长高呢?答案是中国的储蓄率高,是高储蓄率支持了高投资。而高储蓄率的原因关键是我们前边提到的中国的人口结构。原来,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暗含着上个世纪鼓励人口生长政策的贡献。如果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继续执行,中国人口结构势必会加速从“橄榄型”变成“倒金字塔型”,那时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一定会有明显的下降,投资率也将随之而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则必然一落千丈。

 

      罪状六:“对中华民族性格及未来的扭曲”。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娇生惯养、人伦不全的新的一代如何能够承担中国大国崛起后的世界领袖使命?为什么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而未消失?原因是中国人口众多,没有人能够消灭,而人口是文明传承的载体,因此才成就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今日中国的大国崛起,到目前为止也还不是因为人均水平的提升,而是因为人口数量大的基数效应。但如果中国继续奉行计划生育,印度的人口将在21世纪中叶超过中国,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因此下降,而印度文明,特别是伊斯兰文明将后来居上。尤其是伊斯兰文明,由于穆斯林始终保持高生育率,例如其欧洲的每对夫妇平均生孩子8.1个,因此欧洲20-30年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是穆斯林,而美国也将步欧洲兵法,21世纪实际上将成为伊斯兰文明的世纪。

 

      计划生育该退出历史舞台了!退出历史舞台可能会得到后人的两种评论,一者“功成身退”、一者“遗臭万年”!如果当前立即退出,犯下的错误还不至于无法弥补,但如果执迷不悟,它很可能成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深的一道伤疤!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  高和投资金融分析师李慧忠)

(文章尚未发表,转载须经同意。联系方式lihuizhong2004@sina.com

 
 
话题:



0

推荐

赵晓

赵晓

337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 •世界银行—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学术委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专业委员会成员 •中国经济学奖专家委员会委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