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月份CPI解读:过分关注通胀将会扼杀中国经济的复苏
 

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一般认为,CPI大于3%就进入通货膨胀。温总理的报告也提出2010年我们的目标是把CPI控制在3%以内。更有人认为,当前的通胀已使得利率成为负数,因此预期升息即将进行。CPI升至2.7%,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字吗?中国的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需要为此而收缩吗?

2月份CPI 2.7%,其实不必过分担忧

物价的上升需要观察其原因,是短期性的还是趋势性的。应该说,2月份CPI增长2.7%,是在意料之中,短期性因素居多。首先,2月份的CPI上涨有它特殊的结构因素和季节因素。2月份CPI上涨2.7%,主要还是由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食品类价格在2月份上涨了6.2%,推高了CPI 2.01个百分点。由于2月份是春节,加上2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了雨雪天气,直接带动了蔬菜和水果价格的价格上涨。这种特殊的因素影响不会持续存在,而从2月初就不断下跌的猪肉价格将直接拉低今后月份的食品价格。

其次,2月份的CPI上涨2.7%还有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2009年2月CPI为同比-1.6%。也就是说与2008年2月份比,2010年2月的CPI比两年前也只上涨了约1.1%。与1月份相比,环比上涨了1.2%。

再次,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我国从92年实行市场经济以来,GDP高速增长时,CPI少有波动或CPI大起大落的时候经常出现。因此,CPI上涨、经济过热、货币过量,在我国,这三者之间其实不能划等号。

外需和内需不足:2010中国经济发展的真实困境

中国经济已经探底复苏,应该是大家的共识。但外需和内需不足仍将是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真实困境。

外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处于“波动弱复苏(朱民语)”状态,实际上现状和前景都还相当不确定。欧洲和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自主增长乏力、各国救市政策效应递减、大宗商品价格上推通胀压力、失业率上升、消费信心不振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美国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跌逾10点,降至46.0,低于1月份修正后的56.5。作为欧元区的第二大经济体,法国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前月的-30降为-33,意大利1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去年12月份的113.7降至111.7,德国2010年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由1月修正后的3.4降至3.23,3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3.2。令人担忧的欧洲和美国消费者支出前景,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升级的贸易保护主义都将给中国2010年的出口带来不确定性。

内需方面,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淡出,加上不断出台的房地产严控政策,将使得我国今年的投资和消费需求都将不可避免地萎缩,本来今年寄予最大希望的房地产投资与库存投资,现在由于前段时间政策的摇摆甚至打压(房地产和金融方面),很可能将不如人意。而“国进民退”仍愈演愈烈,也将继续从深层次抑制民间投资以及民间消费的意愿。

过早举起货币紧缩这一宏观调控大旗,将会扼杀中国经济的复苏

通胀的远虑是对的,但近忧则大可不必,而过早举起货币紧缩这一宏观调控大旗,将会扼杀中国经济的复苏,故不可不慎。综合2010年的总体情况,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更多的是缺血,而不是血液过量。如果过分关注CPI,对“通胀预期”产生恐惧,可能使政策陷入误区,频频举牌的紧缩政策将对中国经济复苏釜底抽薪。

遗憾的是,通胀的忧虑实际上已经影响到宏观当局。前段时间政策的摇摆甚至政策紧缩的苗头早已显现。譬如,2009年末,政府即在宽松的主调下开始“打左灯、向右拐”,启动新一轮房地产紧缩政策。2010年,央行又分别在1月18日和2月25日两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达9.59万亿元,但是,按目前的计划,2010年银行贷款增速预计同比增长在16%至18%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控制在7.5万亿元左右,同比下降21.8%。如此,所有的宝都押在了国际经济复苏从而中国的出口强劲反弹上,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进口以及增长下滑的投资完全可能粉碎所有对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期。

克鲁格曼有一句话是对的,在经济衰退期间,偶然出现一个或几个数据亮点完全不能说明什么。2010年,仍然是国际经济水深火热的一年,中国经济最大的任务也仍然是确保经济稳定增长。而对于通胀,实在不要过于害怕和恐惧。如因物价的迷幻,过早祭起货币紧缩这一宏观调控大旗,无疑将扼杀中国经济的复苏,让2009年的所得重新失去。

(文章合作者:陈金宝。文章尚未正式发表,转载或发表须经作者同意。)    

话题:



0

推荐

赵晓

赵晓

337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 •世界银行—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学术委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专业委员会成员 •中国经济学奖专家委员会委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