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制造业走出困境的着力点在于扶持民营经济

(赵晓 史贵存)

 

    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4%,这是自2009年二季度起14个季度以来最糟糕的经济增长数据。进入四季度,随着CPI的走低,多项经济数据也在渐次回暖。虽然经济筑底迹象显现,但考虑到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积累,从中长期和微观层面来看,经济能否实现“稳增长”和“软着陆”,仍取决于制造业能否走出危机。

    截至上个月,汇丰PMI已连续11个月位于荣枯分界线下方,其8月份的终值47.6更是创出41个月的新低,新出口订单、就业指数创新低,企业库存攀升至2004年4月有PMI数据以来的历史高点。此外,中国工业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低于市场预期,而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处在历史低位。不得不承认,我们正面临着空前的制造业危机。

    其中原因有三:首先,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企业税负过高、融资难等因素是压垮制造企业的直接原因;其次,我国资源和环境瓶颈收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对制造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最后,由于经济体制、政策法律的不完善,“国进民退”挤压民营经济生存空间,导致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衰弱、实体经济资本流失严重也是重要原因。

    中国制造业与民营经济的关系十分紧密,很多制造业的问题其实也是民营经济的问题。民营中、小、微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主体,大都为二产企业,它们经营状况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制造业。2011年,民营企业500强在行业分布上以制造业为主导,其中有329家制造业企业入围。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方面因素也支持“发展民营经济、走出制造业危机”这一路径选择。

    首先,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空前困境。虽然制造业危机在钢铁、造船、光伏、工程机械等高端行业表现得十分明显,但令人担忧的是中小民营企业近年来所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全国民营企业减产、停产现象增多,一些出口型企业再现裁员、倒闭风波。这一现象也正在向大中型企业传导。

    其次,民营企业是打造“制造业强国”的主力军。虽然国有经济仍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但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11年,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中,民营企业创造的利润占75%以上。由于国有企业对非竞争性领域的垄断,发展民营经济对提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工业增加值有很大帮助。  

    最后,发展民营经济是促进制造业创新升级的主要动力。我国正面临着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在制造业核心技术方面,民营企业500强中有389家的核心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民企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不断提高的研发费用,都将为我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做出重要贡献。

    当前,发展民营经济,急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减轻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虽然,前有国务院扶持小微企业的“国9条”出台,后有各地减免税费扶持政策的跟进,但民企“高税负”状态依然没有根本改变。甚至,随着一些地方土地财政能力的丧失,为开辟新“财源”,政府就加大了对企业的罚款、征税力度。为解民企这一“燃眉之急”,我们需要在与民企相关的税收项目、税率和实施细则上尽快做出调整。例如,可适当提高小微企业的认定范围;对涉及小微企业的行政性收费条目,可以取消或减半收取;提高一定比例的折旧率,以减低纳税基数,并考虑在流转税方面进行适度减免;对初创型民企免税,给予其足够长的培育期等等。

    第二,改善民企融资环境,解决“融不到、用不起”的两难问题。我国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小企业仅占20%;另外,民营企业在贷款时基本无法享受基准利率,要支付更多的浮动利息,这就加大了民企的融资成本。而且,近来民企融资环境持续恶化,地方债问题有向银行业传导的趋势。截至8月末,温州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升至3%,已连续12个月上升,创2010年来的新高。另外,民营企业互保、联保模式约占企业总融资比例的40%(在民间的估算中,这个比例甚至高达60%~70%)。随着企业担保链危机的出现,各地金融纠纷案激增,民企融资难题仍在发酵中。

    第三,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垄断性行业领域。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金融业、交通运输、土地整治、水利工程、城市公共事业等领域,被视为民间资本的“禁区”,对于投资额较大、规模门槛较高的港口码头、航空等项目,民营企业更是难以参与建设。无奈之下,大量民企外迁、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股市,造成“离本地化、离制造化”的现象,使产业空心化趋势更加明显。我们在推进国企改革、落实“新36条”的同时,要开放更多的垄断性行业领域,打破长期阻碍民资进入的“玻璃门”、“弹簧墙”;要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参股、控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还要突出允许民资兴办金融机构、允许民资进入政策性住房市场、鼓励民企参与国企重组。

    

 (不文已发表于《每日经济新闻》,转载需经作者同意。kimbo_chen@126.com)

话题:



0

推荐

赵晓

赵晓

337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 •世界银行—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学术委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专业委员会成员 •中国经济学奖专家委员会委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