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为何外贸增长定位为8%?

(赵晓 滕启尊)

    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今年的外贸增长定调: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增长8%左右。这一历史罕见的个位数增长目标与之前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目标相比,反差太大,数据一出来,即在社会各界引发了热议。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外贸与GDP保持协调增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据此判断,外贸总额8%的预期目标制定得较为合理。但是仅凭经济学概念来做解释显然缺乏说服力,我们还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第一,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外部需求很难改善。世界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洲、日本自2012年以来大都采取宽松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型经济体如巴西、印度、韩国等国也采取降息的的方式刺激经济发展。这一系列措施导致各国货币之间汇率波动频繁,大量国际资本跨区域流动,金融秩序极不稳定,这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另据IMF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3.6%,环比增长0.3%;发达国家的实际需求增长1.3%,环比增长仅为0.2%;世界货物贸易量增长4.6%,环比增长1.2%,但是仍低于2010年与2011年的增长水平。不难看出,2013年我国外贸的国际环境仍就复杂多变,想从外部需求方面打开缺口估计会困难重重。

     第二,国内人口红利消失,外贸进入微利时代。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人数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是在多年增长后的首次下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观点来临,已是不争的事实。除此之外,融资难、税负重、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都使得外贸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占,外贸企业的微利时代已经来临。调查发现,很多外贸企业无论订单量是否充裕,其利润率很难超过5%。以外贸行业发达的温州为例,2012年整个温州市外贸服装行业的利润率约为4%~5%,但是随着“招工难”的来袭,工人工资上涨了35%之后,毛利率就只有3%。如果再考虑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的影响,利润率根本无法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营,整个行业的情绪都趋于悲观。

     第三,新一轮改革周期红利的释放。在过去的三十年当中,我国之所以能够跃居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我国对外贸易得高速发展。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的消减,新一届领导班子再次提到了改革红利的重要性,致力于通过一种务实的渐进改革思路,拉动我国经济迈向新的台阶。我国外贸的相关工作以此为契机,也进行了许多改革,其中一系列鼓励进口和进口便利化的措施引人关注,这无疑是一利好因素。例如,前一段时间,财政部公布了《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依据方案的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将会对78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这对于积极增加进口,满足国内经济社会需求,促进进口结构方面都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第四,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向中国的转移速度下降。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世界经济的显著变化之一就是国际分工的深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垂直专业化生产模式下国际分工开始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角。在此过程中,我国制造业依靠成本优势、市场优势承接国际产业链转移,进而融入世界分工体系。这对我国外贸商品保持自主知识产权、具备领先的科技优势、成熟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美誉提供了基本的保证。但是由于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跨国公司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调整和优化了自身的产业链,减缓了向中国转移产业链的速度。其中耐克、阿迪达斯相继将在中国的生产工厂外迁缅甸、越南,星巴克、福特汽车将全部或部分产能移回美国本土都是很明显的例子。这预示着中国外贸加工厂商在今后的日子里并不好过。

     综上分析,2013年我国外贸发展过程中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但是积极、利好的因素也在增加,保持低速增长仍是大趋势,8%的预期目标制定的有理有据。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目标的调整表明了我国外贸的发展方向将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在后危机时代,盲目追求数量、规模、速度、粗放、外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切实际,必须加快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制定和实施新的外贸发展战略。

     首先,优化贸易结构,加大对于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的产品扶持力度。据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初级产品在严峻的外贸形势下,出口减少0.4%,占比进一步下降,相反,优势品牌却稳中有升,显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外贸发展过程中,加快培养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把握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主动权。

     其次,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各相关部门应克服市场竞争同质化下的微利经营,从而无法提供自主创新资金的“陷阱式”难题,增加研发投入,吸纳创新型人才,开展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对接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最后,改善对外贸易的环境和条件。反倾销、知识产权问题、农产品问题等,都是近些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和谐音调。这些摩擦与不平衡直接影响着我国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发展战略的推进。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政府明确职责、完善贸易救济制度、积极签订相关贸易协定,要求企业积极参加反倾销应诉、建立产业内部的协调机制。只有这样,我国的外贸企业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

     8%的外贸增长目标,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于我国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契合了历史发展阶段和国民深层次心理,可谓正当其时。务实、求真、科学,这就是我国外贸今后的发展基本方向。

 

(赵晓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滕启尊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经济研究组成员)

话题:



0

推荐

赵晓

赵晓

337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 •世界银行—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学术委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专业委员会成员 •中国经济学奖专家委员会委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