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赵晓 陈金保)

  ------------------------

  近日,凤凰古城一票制收取“进城费”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先是将原先免费的古城景区和南华山神凤景区合二为一,向游客收取148元的统一门票引起了公众的质疑;然后是在新规实施的第二天,当地商户却发起了抗议行动;接着是凤凰县副县长在与当地商户进行座谈时,抛出“很多人不在乎这个门票是多少”的雷人语。

  游客对于高票价的感觉,我想只有游客自己心里清楚,副县长最好不要越俎代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完没了”的涨价,“看不起的风景”已经引起了民众的普遍反感。把游客当成唐僧肉,进门先砍一刀。在彰显我国旅游景点“九龙治水”管理乱象的同时,这更折射了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思维上的一贯短视。

  先拿发展旅游经济来说。近些年,许多地方政府想以旅游业搭台唱戏来拉动本地经济,希望以景点之“点”带动相关地区经济繁荣之“面”。但在操作层面,愿意静下心来打造涉及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的却真是不多,大部分地方总是将心思寄托于“简单易行、见效快”的门票经济上。把祖辈留下来的自然遗产当作摇钱树,简单地将门票经济和收费经济当做政绩表现,而忽视旅游景点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品质的提升。从促进旅游业自身长期发展的视角看,这种急功近利下的旅游发展思路无疑是“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对比国外的旅游景点,我们应该能看得更清楚。拿门票一项来说,国外很多的自然景点和博物馆都是免门票的。即使收费,现在欧美国家的景区门票价格也只占人均月收入的1%左右,而我国130家5A级景区中接近一半门票价格过百元,其中超过10%门票价格在200元以上。四川九寨沟220元,婺源景区210元,江苏扬州瘦西湖景区150元……一家三口到景点转悠一圈,仅门票和观光车、缆车票可能就上千元。来一个宰一个,一次性“将羊毛薅个够”,必将会挤压旅游业的长期收益。

  短视的背后是地方政府想从旅游经济中分一杯羹的利益冲动。以凤凰古城为例,据媒体报道,2012年凤凰古城接待游客23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超过50亿元,门票(此前,游客进入凤凰古城不需购买门票,只是在游览景区时才需购票)收入为1.78亿元,地方政府从门票收入中分成约40%左右的税费,就是7120万元。其中很多散客或“背包客”只是来体会古城的氛围,虽然吃、住、行也为当地经济作出了贡献,但并没有为“门票”经济贡献多少。在政府的眼里,这便宜了商户,而损失了自己的直接收益。于是,就有了政府参股的凤凰古城景区管理服务公司的成立,然后也就有了“捆绑销售”。假设仍以230万游客计算,实行套票制后,一年的门票收入就是3.4亿,政府分成超过1.3亿,是以前整整一倍,这还不包括参股公司的利润分成。比起潜心发展旅游业带动地方税收的增长,这些摆在眼前的“容易得手”的真金白银应该更实实在在。

  再放眼于中国内需的提振和经济转型,景点门票涨价更无异于“杀鸡取卵”。近期国际经合组织对29个国家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接近6个小时,而休闲时间只有3.8小时,且中国人娱乐形式单调,3.8小时中看电视约占2小时。我国居民的休闲消费时间与质量都不尽如人意的背后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我国的人均GDP还比较低,休闲的机会成本还较高。我国大部分的中低收入人群仍处在休闲替代效应的主导作用让位于收入补偿效应的阶段;二是收入不足而休闲的成本又太高,到处都是收费门槛。旅游景区附近的饮食、住宿价格本来就畸高,如果再来一道高昂的门票,以及莫名其妙的“被宰”或“被消费”,旅游度假对一般老百姓而言已然演变成一种奢侈,想要潇洒消费真是有点为难。

  而如果跳出旅游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其实类似的短视现象还有很多。为了GDP可以突破底线招商,为了土地收益可以强征强拆,为了收取择校费可以放纵教育乱象,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以房地产业为例,中国房地产业一直被“捧着”,就是因为房价的50%贡献给了财政。可是,房地产这根经济柱子太粗了,自然就挤压了其他柱子的空间。“买一套房子就当一辈子房奴”,“一套房子摧毁一个中产家庭”,高涨的房价已经成了消费难振和实业难兴的罪魁祸首。

  在笔者看来,我国目前的休闲消费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还相去甚远,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开辟休闲消费之路,应该是我国今后提振内需和促进产业转型的一次大好机会。但是,切不可天天嘴上喊提振内需、促进消费,背后却为了眼前利益和地方利益,而让提前飙涨的景点门票给中国消费“添堵加乱”。为了让中国梦照进现实,眼前与长远,我们需要权衡抉择。

话题:



0

推荐

赵晓

赵晓

337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 •世界银行—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学术委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专业委员会成员 •中国经济学奖专家委员会委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