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自与陈光磊先生合作的《通胀经济学的到来》。原书即将由凤凰出版社出版。)
在一般人的意识和生活经验中,出现商品,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即为通货膨胀,俗称“钞票不值钱”了。而理论上,并不存在一个惟一的普遍接受的定义,而倾向于依据不同的理论体系或从不同的角度,按照特有的研究框架来界定通货膨胀现象。一方面,能够从反面即说明通胀不是什么的角度,来看待通货膨胀。首先,通胀不是一般物价水准的一时或短期的上涨。季节性、暂时性或偶然性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为通胀。例如,由于一时的气候因素造成粮食减产,价格上升不能看成是通货膨胀。同样,也不能把经济周期中复苏阶段的物价上涨称为通胀,只有在物价不可逆转地上涨时,才能毫无保留地说这是通胀。第二,必须强调的是,通胀指的是一般物价水平即所有价格平均值的上涨,单个商品的价格上涨并不算通涨。每年低于百分之一的一般物价水准上涨率也不能称为通胀。什么样的一般物价上涨率称得上“通胀”,这取决于经济行为人对通胀的主观敏感程度。第三,现实经济中存在着“不同形式,公开或变相”的物价上涨,在公开形式下,政府当局并不采取物价管制和补贴措施,因此物价的上升是公开的。但在某些国家,政府因为种种原因,对一般物价和工资实行严格管制,并对某些必需品采取津贴和配给措施以保持市价平稳。
另一方面,造成的经济现象来看,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采取不同形式(公开或变相)一路上升的过程,是一个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说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
当前,政府决策部门和研究部门,都公认物价指数—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衡量通胀的良好指标。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GDP紧缩指数,和折算系数,是指没有扣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与剔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之商。名义GDP的增长和实际GDP的增长二者之差就是GDP价格的增长,该价格时常称为GDP平减指数。它的计算基础比CPI广泛得多,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
经济专家们之所以关注GDP平减指数,还因为与投资相关的价格水平在这一指标中具有更高的权重。例如,中国2004年GDP平减指数上涨6.9%,高出CPI涨幅3个百分点,说明投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于消费价格的上涨。
对于家庭来讲,GDP平减指数不是一个测度货币价值的理想指数。这是因为它包含有投资和出口商品的价格,而这些商品与他们是不直接相干的。因此,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生活费用指数或者消费价格指数发挥着更大的作用。通常,人们也就是把这个指数等同于通货膨胀率来看待。
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陷入“滞胀”后,关于通货膨胀的研究获得广泛关注。各国政府自此纷纷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即由以前的追求充分就业转向物价稳定,将治理和预防通货膨胀列为政府的主要工作。由于现在各国纸币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已解除了各种“外部锚”对其的约束,当政府存在巨大财政赤字之时,政府和中央银行往往会出现通过发行货币予以弥补赤字的冲动,因此现有的纸币本位制很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在马歇尔时代,货币本位制-无论是1873年之前的复本位制,还是之后的金本位制-的含义就是固定汇率、由国际收支自动管理的货币政策和平衡预算以及一句箴言:“千万不要玩弄黄金!”金本位制让世界获得令人惊叹的高度货币统一,而“黄金闸门”(熊彼特语)牢牢控制住世界通货膨胀。世界经济照样存在康德拉基耶夫式的价格变化长周期,但温和的通货膨胀与温和的通货紧缩交替出现,所以,从长期来看,黄金高度稳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这个体系。随着各国竞相滥用通货膨胀财政,黄金不再稳定。黄金真实价值下降了一半,物价水平飙升。即使是继续固守金本位制的国家如美国,物价水平也急剧上升。在战争结束之后,汇率浮动。经济思想也开始转变。凯恩斯1922年出版《货币改革论》明确区分了“内部稳定”和“外部稳定”,前者是稳定的价格水平,后者是稳定的汇率。凯恩斯偏爱内部稳定,至少对英国是这样。他亲眼目睹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飘忽不定。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直接触发了1920-1921年的经济衰退,1920年巨量黄金流入美国,刚成立了不久的美联储将巨量黄金货币化,触发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当时欧洲各国虽然脱离金本位制,但汇率仍与美元固定)。美联储为了对付严重的通货膨胀,突然实施猛烈的货币紧缩,世界立刻又陷入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中。一般物价水平从战后高点下降60%,差不多接近1914年的物价水平。
大萧条前的纽约联储主席本杰明·斯特朗是一个快速接受新事物的人。他一手建立了公开市场委员会,集中进行美联储短期货币市场操作,从而启动了货币政策的一场革命。斯特朗在美国国会经济稳定委员会听证会的证词,非常简洁地总结了他的货币政策理念:
威廉姆森先生:“与以前相比,你认为通过更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紧缩或扩张信用总量,联邦储备理事会真的能够在更大程度上稳定价格水平吗?”斯特朗主席:“我个人相信,自从1921年采取行动以来,正是朝着价格稳定这个特定目标,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已经得到近乎良好的有效管理,就像理性的人类智慧在妥善管理它一样。”
随着政策当局宣布政策目标转向“内部稳定”,人类自主管理货币的时代开始了。汇率不再是政策目标,它被提升为政策工具。在一个通货紧缩的世界里,伴随着人们普遍的通货紧缩预期,汇率贬值被奉为抢夺市场、改善贸易收支和增加就业的有力武器。
纸币本位之后,管理通货的主张是凯恩斯在1923年版的《货币改革论》中首次提出来,针对的对象仍是通胀。实施有效的通货管理要具备某些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就大谈通货管理,其结果只能是管理无效而引发通胀。通货管理即抑制通胀需具备的体制条件有:一是中央银行独立于财政,切断财政发行的渠道;二是有健全的银行制度,保证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的正常运行,有效控制货币流通量;三是有深通货币问题的人才,研究并管理货币流通,提供精确的统计资料。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