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行三会”的再平衡考验

                                          (赵晓 李慧忠)

    据专业机构统计,截止到2012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和基金以及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资产管理总规模至少已达25万亿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规模8.09万亿元,保险资产规模6.9万亿元,证券资产规模0.97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6.32万亿元,基金资产规模2.43万亿元。
    大家知道,信托和银行的监管机构是银监会;保险业由保监会监管;证券和基金由证监会掌舵。而这背后最大的“蛋糕”就是利率非市场化,那么,这“三国混战”中到底有什么恩怨情仇呢?
    首先从银监会的监管对象——银行和信托机构来看,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中国现有的大经济环境是“寡头垄断”的国有银行以“低息”从老百姓手中揽储再以 “低息”优先贷给“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而这背后的混乱逻辑则是“肉烂在锅里”,尤其是有了就业与维稳的理由。长久以来,我国的经济就是这样一种格局。直到信托业相对快速的发展打破了这种“畸形均衡”。尤其是信托业大刀阔斧整改后,当前仅存六十多家信托公司,但许多的背后股东基本上都是大型央企或是地方政府。从信托产品来看,据高通智库统计,今年10月份共发行了21款房地产信托;期限上,1-3年期产品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其中1-2年期产品的占比为 38.1%、2-3年期产品的占比为57.14%、3年期以上的产品占比为4.76%;收益率方面,11%-12%的预期收益率产品居于主导地位,其中 9%-12%产品的占比为5.26%、10%-11%产品的占比为26.32%、11%-12%产品的占比为36.84%、12%-13%产品的占比为 10.53%、15%以上的产品占比为5.26%。而同期银行的收益率呢?整存整取的一年期收益率为3%、两年期收益率为3.75%、三年期收益率为 4.25%。二者的收益率相差近三倍左右。从投资的安全性分析,如北京信托,从成立到现在确实还没有一单信托产品不能如期兑付。理财产品虽然从合同上并没有任何“保本”字样,只写着“预期收益率”,但在投资者心中往往是保本的。事实上,大品牌的信托公司确实也非常值得信赖。
    但信托和银行的关系又非常微妙。从信托公司的角度思考,由于中国几十年银行独大的金融格局,使得银行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源,绝大多数高净值人群都是银行的客户,并且银行对每个人的财富状况了如指掌。对于信托而言,好的信托产品一般都通过自身的直销部销售,只有体量特别大或者直销部难以如期消化的产品才会通过银行代销。他们也在拼命地积累客户甚至是挖银行的客户,以免沦为银行的“信托部”;而银行呢?在信托销售层面,仅仅处于“二道贩子”的尴尬境地。如果不代销信托产品,其他银行也会代销,客户存在资产配置的需求;如果代销,则面临自身客户资源流失的问题,他们也会担心自身沦为信托的“银行部”。而且银行与银行之间以及银行内的各部门之间也存在竞争,存贷款业务与中间业务存在利益分歧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大银行的私人银行部不断壮大,甚至出现银行理财经理“干私活儿”的现象,个别银行的理财经理与信托公司或者第三方理财机构私下合作,依托银行的信用把投资品推荐给银行客户。由此可见,华夏银行事件仅仅是一个小案例罢了。
    其次,从证监会监管的券商来看,随着今年10月19日“一法两则”的修订发布,以及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与之配套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范》,意味着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新政正式落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信托牌照的垄断地位,使得券商可以合法地借助定向产品进入银信合作业务。容易的钱不好挣,好挣钱的钱不长久。信托通道业务毫无技术含量却存在3%的不合理通道费,如此容易挣的钱势必不长久。仅新政发布一个月以来就有15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发行,基本上为审批制下获得批文的产品。实施报备制度后,近日发行的“国泰君安君得丰一号”便是首只报备制获批的券商集合产品。与起步时的信托公司面临同样的问题,客户源从哪里来?得渠道者得天下!具有20万家银行网点是银行众所周知的独特优势。券商首先想到的也是银行,“银证合作”将迟早冲击“银信合作”。
    再次,对保监会监管的保险公司而言,随着今年年中新政的出台,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将进一步拓宽,甚至包括股权、不动产、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和无抵押企业债券等风险偏高的领域。而新政的大背景便是保险资产投资收益率太低,如2011年中国人寿的总投资收益率仅为3.51%。投资和承保是推动保险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其中投资将越来越被重视。10月22日,保监会又密集出台第二波新政,明确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开展业务创新,不再局限保险业界管理的资产。这意味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也已从唯一的险资管理机构变成了券商、基金等众多“财富管家”中的一员。
    最后,从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角度思考,目前这一领域中比较有规模的公司是诺亚财富和恒天财富。前者脱胎于湘财证券,后者脱胎于中融信托。前者已经着手从开始简单的理财产品代销逐渐走向上游,甚至是“投行模式”,如其在房地产领域成立的“Top50”基金,产品结构上也从信托为主到逐渐增加私募基金的占比。而后者呢?恒天依托强大的股东背景,在信托代销领域不断做大做强。但第三方理财市场是一个相对混乱的市场,准入门槛低,行业规范化程度也较低。
    我们再重新回到华夏银行客户理财产品无法兑付的事件上,它是理财市场的一个警钟,但它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桩。而这种悲剧的根源就是在于“利率非市场化”。并且,随着这些“影子银行”的不断扩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将不断被挤压。在“货币脱媒”的大时代背景下,“一行三会”注定会面临新的再平衡考验。

 
话题:



0

推荐

赵晓

赵晓

337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 •世界银行—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学术委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专业委员会成员 •中国经济学奖专家委员会委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