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赵晓 陈金保)

---------------------------------------------------------

  最近几天,压缩“三公经费”一如既往地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几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舌尖上的浪费”、“屁股下的奢侈”,犀利形象的代表发言可谓切中要害。
 
   在公众舆论和代表委员们的努力下,2013年中央预算中一般公共经费支出负增长,其中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5%,公共接待费用下降5%,加之此前各地频频出现的今年“三公经费”预算“零增长”或“负增长”,可以说,这既合乎民意,也表明预算监督终于取得了初步成果。
 
   应该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这些年在预算民主和预算监督方面,都有了不少的进步,尤其是紧盯“三公经费”是个不错的切入口。但是,笔者以为,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三公经费”只是财政支出的微小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以北京市为例,在2012年市级预算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0.7亿元,占比3.5%,其中市级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11.2亿元,占全年市级公共财政预算2295.1亿元的比例还不到0.5%。就是再严格监督,再大力压缩,又能从“三公支出”的牙缝里多挤出几个钱来呢?从这个意义上讲,压缩“三公经费”更多地可能只是牵扯公众的情感,“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的示范意义估计要大于“节省财政开支”的实际意义。
 
     不是说“三公经费”不要监督,是预算监督的重点要在“三公”之外。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中的经济建设费支出比例一直超过20%,如果再考虑土地转让费、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等政府基金性收入,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筹集的经济建设性支出,则政府可掌握的经济性支出总额肯定稳坐政府支出的头把交椅。与此相比较,欧盟这一比例为8%左右,德国7%,丹麦4%;韩国为5%-10%;新兴市场国家虽然高于欧盟,但也只有15%左右。当下,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导致的连串问题已为大家所诟病:投资低效率、产能过剩、“土地财政依赖”推高房地产价格、无序的财政补贴、突破底线的招商引资等等。压缩“三公”经费很重要,其实换个角度看,这些经济性财政支出“应该不应该”、“值得不值得”、“效果好不好”,是不是更重要,更值得监督,更有节约的空间呢?
 
   这些年,财政支出倾向民生领域既是个大方向,也是最可喜的变化。2013年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建设等民生领域的支出近3.3万亿元,占比达到47.8%,特别是教育支出4132.45亿元,同比增长9.3%。但是,仅知道这些民生开支“量”的增长就够了吗?当然不是。对全口径预算与决算的监督,绝不能仅停留在这些数字的罗列上,钱的最后去向、具体使用,以及项目实施的绩效,不能再是镜中花水中月。以科技开支为例,2013年中央预算2500多亿元,占比达到3.7%,“量”已经不少了。但是,大家想想,这些经费投入到底产生了多少真正的科研成果呢?估计有不小的一部分最后都成了以“办公用品”出现的科研人员家中的大米和白菜,成了以“差旅费”出现的个人旅游费,或成了以“会议费”出现的家庭聚餐费。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一句话,监督“三公经费”很重要,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和严格的问责制度,可能更任重而道远。

话题:



0

推荐

赵晓

赵晓

337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 •世界银行—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学术委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专业委员会成员 •中国经济学奖专家委员会委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