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大意是一名沙特王子以诽谤为由起诉美国《福布斯》杂志,因为该杂志在年度富豪榜中说他的财富只有200亿美元而不是近300亿美元。联想到社会上一些人对待财富的态度,笔者认为是时候倡导尊重财富了。
    如果说沙特王子因为代表着整个利益集团、国家的声誉和信用,其做法还算有所依托的话,那么国人现在一些低俗的、扭曲的财富观就显得孤悬浮寄了。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繁荣带来的最显而易见的成果就是个人、家庭、企业、社会的财富不断充裕。然而,在对待财富的问题上,我们既没有类似于西方的宗教信仰约束,也没有良好的财富文化传承,更缺乏健全的法律道德约束,进而致使类似于藏富、炫富、斗富、崇富等扭曲的财富观应运而生。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尊重财富呢?
    尊重财富要既重视物质财富,也要重视精神财富。无论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等古典经济学“圣经”,还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现代教材论著,都一致认为财富是以一种物质形态存在的,财富的物质化观念深入人心。在过去,物质财富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着社会与个人的富裕程度,这是一条牢不可破的真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感受到除了物质财富的不可或缺之外,另一种财富也必须得到满足,那就是精神财富。富裕的概念必须被重新定义了。在此,姑且将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比作经济学中的两种商品,等富裕曲线(把所有能带来相同幸福指数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组合连起来所形成的曲线)比作经济学中的无差异曲线。进行一个类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两者任意其一极度匮乏时,两者的组合点是没法达到更高的等富裕曲线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富裕程度是无法进步的。只有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共同提升、同时满足,个人与社会的富裕程度才能跨越到一个更高的等富裕曲线上,我们的富裕程度才能增加,生活水平才能更好。
    尊重财富要既重视创造财富,也要重视运用财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反思财富与幸福的关系,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物质财富充裕和幸福指数相对较低的悖论时代,人们衣食无忧却不知幸福为何物。很多人匆忙一生,误把追求财富、地位当做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待弥留之际才恍然明白毫无价值。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利用财富增加我们的幸福指数呢?答案就是尊重财富!这不仅包括创造财富,而且包括运用财富。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财富的创造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享受幸福的基础,但是真正让我们幸福感得到升华的,是如何善于运用财富。这就是要“富而好礼”,要用不断创造的财富来增加社会的福利水平,保障国家安全,增进人民自由。
    尊重财富既要重视个人财富,更要重视社会财富。我们的社会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与任何其他社会一样,这一时期难免会出现浮躁和迅速致富的美好幻想,也就是在这种诱惑驱使下,不少人为了自身的蝇头小利而丧失道德底线。官员疯狂敛财、商人囤积居奇、厂家背信弃义,等等,这些行为只会使得极个别人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其负外部性却损害了整个社会财富。现代意义上的尊重财富如果仅仅只是强调个人财富的充裕显然不合时宜。财富本身就具有社会性,不可能是任何一个人创造的,它凝聚的是社会集体的力量。正确对待个人财富与社会财富的态度应该是:主张增加个人财富,也要增加社会财富,增加个人财富不得以牺牲社会财富为代价。而在面对个人财富与社会财富相矛盾时,要坚持以社会财富为主,甘愿放弃一些个人财富,因为从长远看,社会财富的满足才是对个人财富的最大保障。
 
话题:



0

推荐

赵晓

赵晓

337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 •世界银行—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学术委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专业委员会成员 •中国经济学奖专家委员会委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