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赵晓 陈金保)

---------------

近日,知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在参加某论坛时表示,中国可能会在年底前放松楼市调控,以避免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尤其是2012年上市公司惨淡年报陆续公布后,这种论调好像更有了市场,生意难做、业绩不行,于是就再次把目光转向了政府。

放松楼市调控无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最简单、最直接、最见效快的方法,这也是以往我们一直在走的老路。只是,继续走老套路所可能带来的累积性金融风险,以及对中国经济转型的负效应,早已为大多数人所诟病,相信李稻葵老师也不会是例外。所以,我想预计年底前可能会放松楼市调控体现的应该是李老师内心的一种担忧,担忧在“保增长”的目标下,我们会再一次回到过去的老路上。这种担忧会不会真的应验?笔者以为,表示担忧完全可以理解,但这种担忧变为现实的可能性应该是微乎其微。

最重要的一点是,新一届政府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已经明显提升。从“保增长”到“稳增长”,过去的一段时期我们对增长和转型总是那么纠结,但新一届政府开始后,“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或许会有新的突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上海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表态说,要“用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4月,破例召开的专门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政治局常务会将未来经济政策基调确定为“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最近的513日,李克强总理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中央高层的这一系列表态清晰地释放了如下信号:政府以容忍经济增长放缓为代价来推进经济转型的决心已定。去年经济增速“破八”,大家发现没有什么大不了,今年一季度增速再度放缓,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却仍高达342万人,经济下滑背景下的就业市场稳定已是中央政府容忍经济放缓的最重要底气。因此,简单说,再度放松房地产调控与中央决心“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大方向相悖。

其次,如果考虑到中国房地产市场业已存在的潜在高风险,奢谈放松楼市调控恐也为时尚早。我国房价之所以越调越涨,除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的刚需大幅增长客观性因素外,市场流动性大又缺乏投资方向是宏观层面的重要影响因素。“把房产作为储钱罐”,不断膨胀的投资需求在以数字政绩为取向的地方政府的配合下不断放大,如果我们只看到房地产发展所带动的GDP增长,而无视真实住房消费能力和资金支撑能力,任由房地产行业成为政府树立政绩的工具,则不断做大的中国经济大起大落的波动只怕不会只演2008年这一次。今年4月份来,越调越高的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已成为外资结构看空中国的三大因素之一,不去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反而去放松调控无疑是给本已风声鹤唳的房地产市场添柴拱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我们不能总说中国国情特殊。目前也许外资想要“做空中国”可能确实很难,但“做空中国”的理由我们真的不能轻视,如果总把“做空中国”当作笑谈嗤之以鼻,甚至火上浇油,相信等潮水退去时,自然会知道到底是谁在裸游。

其实,如果仅从中国产业升级的角度看,我们也急需房地产市场尽快软着陆。不断把房地产这根“柱子”做大,不但会加大中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还会阻碍中国经济的转型,虚拟经济太火,实体经济只好遭殃。过去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直接导致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经济困局:一是房价的飙升直接造成了企业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快速上升,蚕食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二是房价的飙升抽空了实体经济的资金,导致我们很多中小企业错失了产业升级的良机,炒房比做实业挣钱,谁还有心思做实业呢?三是畸高的房价是导致我们消费不振的罪魁祸首。“买一套房子就当一辈子房奴”,“一套房子摧毁一个中产家庭”,欲振消费提内需又谈何容易。

总之,抛弃楼市调控放松的幻想,不仅是现在的选择,也应该是未来的选择。近期持续的土地成交高溢价,已经给未来房地产价格上涨造成了很糟糕的预期,如果再放松调控,无疑是给本已上涨的预期继续加码,如此循环下去,只会把房地产进一步推向“大到不能倒”的境地,而当最终的这些投资需求反身变成市场的产品供给之时,则中国房地产真的会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紧要的是进一步细化调控政策以调控上涨预期,而不是相反。

 
话题:



0

推荐

赵晓

赵晓

337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 •世界银行—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学术委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专业委员会成员 •中国经济学奖专家委员会委员

文章